一、嚴格落實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責任。施工總承包單位承擔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施工總承包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設置疫情防控管理專崗,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春節后復工開工的全面排查、準備等工作。施工專業分包、監理等單位要協助落實項目疫情防控措施,并負責本單位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建設單位要統籌組織參建各方落實好各自職責,檢查督促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落實疫情防控責任。

二、嚴格服從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相關部門的防控要求。建筑工地要嚴格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在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指導下開展建筑工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確保疫情可防可控。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會同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對本地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嚴格督促參建各方全面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對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建筑工地,應責令其立即整改。對疫情防控不力,不報、緩報、漏報和瞞報疫情,以及其他人為原因導致疫情傳播擴散的相關單位和人員,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三、嚴格實行建筑工地封閉式管理。切實加強建筑工地秩序維護,做到作業區、生活區與外界圍擋封閉。嚴格實行實名制管理制度,建立用工實名制臺賬。工地盡量只開設一個出入口,并設立進出人員體溫檢測點。對進出工地的所有人員、車輛登記造冊,嚴格控制無關人員進入。配置體溫檢測設備,對進入工地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如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的一律不得進入工地。

四、嚴格加強防控知識教育。將相關疫情防控知識教育納入施工作業人員進場和每日崗前教育,在工地顯著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海報,或通過微信、廣播等方式進行宣傳,增強施工作業人員的自我防控意識和個人防護能力。

五、嚴格落實防護保障物資。各工地要根據工程的規模及項目用工人數,配備相應數量的體溫檢測設備、消毒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等防護用品、設備,并建立防疫物資儲備使用臺賬,保障防疫物資充足到位。

六、嚴格實行開工、復工報備制度。春節期間繼續施工的項目和春節后復工、新開工的項目,應向當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報備。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現場檢查,對不具備相應疫情防控條件的項目,要責令暫停施工或復工、新開工。對未建立疫情防控制度、未落實人員疫情防控管理造成疫情傳播擴散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七、嚴格加強建筑工地人員管理。春節期間繼續施工的項目以及春節后復工、新開工的建筑工地,不搞大型聚餐、大型會議、大型開工儀式等活動。春節后復工、新開工的建筑工地,要在開始施工前逐一對入場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并及時報告相關信息,對從境外及中高風險地區返桂來桂人員,報當地疾控部門落實健康管理服務措施。開工后實行封閉式管理,認真落實人員進出施工現場的疫情防控工作。

八、嚴格做好建筑工地作業區管理。設立專職衛生員,建立人員日常健康監測臺賬,施工作業區要設置體溫檢測點,及時掌握人員健康情況,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者,應立即送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治。安全帽、安全帶等安全防護用品及施工作業工具要盡可能做到專人專用。根據情況采取分班、分組、分區施工等方式,減少班組之間的交叉,作業人員要按規定佩戴口罩,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防疫安全距離,盡量避免大規模群體作業。要定期開展施工現場環境清潔整治。配送材料、物資等的外來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車上人員不得擅自離開駕駛室,貨物、物資由項目部安排工地內人員接收和裝卸。

九、嚴格加強建筑工地生活區管理。加強工地環境消毒防疫,每天對建筑工地內的辦公、宿舍、食堂、浴室、廁所等人員聚集區或公共區域做好清掃、通風和消毒消殺等工作。利用現有設施設置單獨的隔離醫學觀察區,用于臨時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生活居住。做好生活污水、化糞池消毒防疫工作,不具備條件的,要設置專門的污水收集裝置,并做好轉運、排放管理和消毒防疫工作。嚴禁偷倒亂倒垃圾,要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點收集桶。工人宿舍設置要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住宿人員要盡量避免人員過度聚集。嚴格執行食品采購、加工、儲存等衛生標準要求,不食用野生動物,疫情防控期間不得私自在工地宰殺、處置家禽,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工地食堂應采取分餐措施,減少人員聚集引發的疫情傳播隱患。

十、嚴格執行疫情信息報送和值班值守制度。繼續強化建筑工地值班值守和疫情防控報告制度,出現突發疫情應第一時間向屬地疾控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進行報告,并按要求及時處理。